為什麼需要判斷可信度?
在這個真真假假的世代,各國政府忙著立法規範、找到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間的平衡,究竟為什麼資料/新聞的可信度會影響人們這麼深?其實還是根源於我們前面跟學生討論過的「你的觀點、立場來自於你看見的資訊」,若毫無懷疑地把接收到的訊息當作事實,那麼自然而然也會受到撰稿者、傳播者的影響。
雖不能避免偏見與直覺(請參閱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》),雖不能避免受到撰稿者、資訊傳播者的影響,但至少我們可以用多一點的力氣停下來、思考、再行動。
學生在課堂中也很直白的說「不然會被騙阿!」、「社會險惡,假假真真」,但他們也承認,要嘛就是第一時間相信、要嘛就是全然不信。
如何判斷可信度?
在判斷新聞可信度這件事情上,其實非常難切割新聞與資訊,畢竟新聞也常常會無來由地說「英國研究」,搞得大家不知道到底該信還是該不信。所以在資料可信度這堂課,我希望建立的是一些基本的方法,讓學生能夠在茫茫資料海中,有一些可依循的準則。
課堂安排上我將從簡單的資料來源可信度調查談到假新聞。
生活中的以訛傳訛
我們從耳熟能詳的故事開始⋯⋯
人人都說尼斯湖有水怪,你覺得有嗎?
有學生說那都假的,只是某條魚的尾巴,有學生說可能是謊言、有學生說是幻覺,最令人震驚的是,有學生說:「我看過啊!」馬上遭到攻擊XD
順著這個脈絡我問:「好,現在有人說他看過,我們要怎麼知道可信還是不可信?學生說「找到照片、而且還要看照片有沒有經過偽造」、「問那些看到的人,看他們說法是不是一樣」,也有人提供「去把湖底的水抽乾,看有沒有」,我追問「難道一次沒看到就是沒有嗎?」學生才想到,說不定水怪去旅遊了⋯⋯
除了眼見為憑,親自確認與靠近事實真相,還有呢?馬上就有人說「看有沒有厲害的組織去研究、或者有沒有人去測試。」我進一步說明,大家剛剛說的方式,就是懷疑,以及用各種方式確認,最後暫時相信目前的事實。
判斷三準則
以這則新聞為例,新聞中並無標明新聞來源,我們該如何確認真偽?在網路搜尋「蔬菜、致癌」等關鍵字後,前幾篇全都是一模一樣的內容,就是告訴我們菠菜跟海鮮一起吃會致癌。
我們將這則新聞輸入謠言澄清網站,看看它如何澄清,找到了農委會的澄清專區,發現雖然蔬菜有硝酸鹽,但並無確切證據證明與致癌物質相關,且食用蔬果的好處高過風險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判斷這兩則資訊的可信度誰高誰低呢?
有三個可供判斷的方法,觀察其「引用次數與引用品質」、找到其「引用層次多寡」、「觀察發文的單位或機構」。
第一個「引用次數與引用品質」我們可以觀察資料被引用的次數,以及引用資料的都是哪些人?是與資訊相關領域的人,還是內容農場,還是傳統新聞媒體引用?並非次數高就一定好,舉例來說,一則關於健康的報告,被十個醫生看過,與被十個同學看過,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。
第二個「引用層次多寡」,引用層次越低,可信度越高;引用層次越高,可信度越低,如果我們在資料中可以看到第一手研究,那我們說引用層次低,可是如果需要透過層層追蹤才找到原始資料,那我們說越靠近原始資料可信度越高。
第三個則是看個人或單位需要為資料正確度負多少責任,我舉了多個例子來跟學生討論其可信度,也讓他們了解,三個條件不是獨立存在,是互相連動的。
這堂課感謝啾啾鞋在hahow的資訊彙整術課程,裡頭大多是在告訴大家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知識傳播者,「如何在茫茫網路世界,浮沈於資料海中,找到對的資料」,但其中有一集的內容就是在談如何確認資訊可信度,我利用裡面提到的幾個例子以及口訣,再延伸變成小高生能看得懂的內容,做成上課簡報,如果想知道更多可以去hahow撈課程XD
對了,大家知道medium最多可以拍手50下嗎?
我的文章都是免費的,也是透過文字梳理自己的教學流程,所以拍手不會計價,但我希望大家能透過拍手給予回應:👏如果只是單純走過路過,請給我1–5個拍手。
👏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我這篇文章6–10個以上拍手。
👏如果覺得還不錯,而且想看更多這類型的文章,請給我10個以上拍手。最後,有空的話也可以回覆「你對這個教學嘗試的想法如何」,謝謝!